雷電天氣高發期,如何才能有效防雷?
開闊地區也是較易產生雷擊的地點
盡管氣象部門會發布雷電預警陳述,目前的雷電預報可以給出未來一段時間產生閃電的可能位置,必定程度上可以對閃電活動強弱進行估計,但還無法對雷擊風險進行預測。
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現,在我國產生雷擊事故中,農田是最高發的地點,除此之外,建構筑物、開闊地區也是較易產生雷擊的地點。
人遭遇雷擊后,即使未致死,也面臨鈍性傷口,通常是暫時的神經系統綜合征、肌肉損傷、眼部損傷,皮膚病變和燒傷。
中國科學報文章指出,如果有人遭遇雷擊,通常會出現心臟驟停和呼吸停止的現象。這時要立即組織現場搶救,在五分鐘之內進行心臟復蘇和人工呼吸,同時趕忙向醫院和急救中心求助。在這一過程中,施救者也要注意雷擊的風險,選擇在安全的地方進行急救。
城市開闊地區避雷可尋找高建筑物
“對個人來說,最好的防護就是雷雨天待在有防雷設備的建筑里!崩纂姼甙l季首先應多重視天氣預警預報信息,避免雷雨天外出。
城市由于高建筑物較多,且普遍進行防雷設計,高建筑物相當于避雷針,閃電更容易擊中高建筑物,并通過防雷設備泄放電流入地,從而對位于高建筑物附近的人員起到保護作用!凹幢闳绱,如果在城市戶外,發現雷電活動來臨,仍然主張趕快進入具有防雷設備的建筑物內部躲避!
在野外開闊地區,鄭棟主張,首先尋找具有防雷設備的建筑物躲避,實在找不到的情況下,要避免使自己或接觸自己的物體成為相對周圍環境中比較高的目標,因為雷電傾向選擇比較高的物體接閃。不主張在樹下或廣告牌附近逗留,因為這些物體相對周圍環境較高,雷擊概率偏大,當人靠近后,閃電通道可能通過身體入地,造成傷亡。
如果在野外遭遇猛烈雷電天氣,且沒有躲避條件,主張人們雙腳并攏下蹲,降低自身相對周圍環境的高度,并避免一旦閃電擊中附近地面形成跨步電壓造成損傷。
- 上一篇:房屋防雷接地應該怎么做呢?
- 下一篇:現代防雷技術手段的特點